你可曾想過,市售的棉線、毛線等線材,是怎麼製成的嗎?
看到『紡織』、『紡紗』等單字出現時,能立即浮現加工過程的畫面嗎?
這些也許在學校沒有特別學過,或者也早就忘光光這在我們日常生活中,常常接觸到的織品與線材到底是怎麼來的!
今天用最淺顯的方式告訴你,撚線的過程與特色!
圖片來源: brittanickel
『紡紗』是指原料纖維經過處理成為紗線狀的過程。
公元前5000年,人類就開始了手工紡紗,到中世紀後發明了紡輪車後,使得捻線紡紗速度加快,19世紀後電動紡紗機進而漸漸取代手紡。
加撚方法是從一團原纖維經過加捻成線,進而紡成一捆棉線或毛線等線材,而加撚後的纖維具有一定強力、彈性與光澤。
圖片來源: knittyVet
手捻線過程
那麼手捻線有什麼特色? 為什麼它也是藝術紗線的一種?
1. 簡單、容易上手
捻線的基礎很簡單,經過同方向的扭轉施力後,即能成為具有一定強力的線材。
此外紡錘的製作也很簡單,竹筷與陀螺組合或木塊等有重量的底座,便可輕易完成一個手捻的紡錘。
圖片來源: interweave
2. 材料取得容易
手捻線的材料取得容易,羊毛、棉花等原纖維物料我們都可以紡成紗。
▾ 羊毛條紡紗成毛線的過程
⇣⇣
圖片來源: etsy &craft.com
3. 自由配色與粗細
可自由搭配混合顏色,不同種類纖維也能依比例混紡,完成一捆獨特的線材。
圖片來源: 手紡ぎnote
4. 多種花樣變化
因加撚程度不同,讓線材的呈現的質感也截然不同。此外也能使用特殊技巧,讓紡線呈現結粒狀或澎澎的質感。
5. 應用範圍廣、具獨特性
如同一般毛線等線材,可應用在鉤針、編織、飾品等,從製『線』開始至成品,完成絕對獨一無二的作品。
圖片來源: Tumblr & Daisy Farm Crafts
圖片來源: weave_etcetera & pinterest
了解這五大特色後,有沒有更了解傳統紗線的製作過程呢!
這項漸漸被人遺忘的傳統工藝,將再重回到我們的日常,一同來體驗這獨具魅力,且更近一步認識與我們生活日常息息相關的纖維知識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