質感系編織手感體驗,將想傳達的心意在編織的緩慢時光中反覆確認。
兩貓一人,2012年自創品牌,
著重以新手視角為出發點的編織課程設計,
遊牧於台灣、香港、日本等地。
作品以自然素材為起點,
透過極簡、樸實的概念,
建立起獨特的品牌氣味,
也同時在體驗材質的過程中,
尋找更多設計的玩性與可能。
1. 是什麼時間點的機緣下成立品牌的呢?
工作了一段時間,想找回以前喜歡的興趣來平衡一下生活。
從編織男朋友的圍巾開始,從中得到療癒,開始了毛線球牧場的生活。
2. 你的教育背景與工作是相關的嗎?
完全沒有!大學念地政系,研究所是都市計畫。
3. “品牌”有什麼樣的故事與涵義。
其實滿嚮往自給自足的農村生活,
常常開玩笑說以後要開一個牧場養長頸鹿。
在重複與耗時的編織過程中,
養育著不同的作品,就是毛線球牧場。
4. 你會如何形容自己的創作風格?想從中傳達什麼樣的訊息?
在簡潔的設計中,
讓大家也能夠閱讀素材本身的美好。
希望讓想要親手做禮物的大家,
在一針一針的反覆中沈靜下來,
好好的確認想表達的心意。
5. 一天的工作流程是怎麼開始的呢?
因為同時身兼多職,創作發想、編織作品、採購、拍攝、行銷、電腦繪圖等等,
每天的工作都不一樣。不過每天都會從做早餐開始,
如果當天有織東西的話一定會追劇!
6. 設計作品的時候,靈感來源是怎麼來的?
會以自己也想用的物件為出發點,有時候會跟食物有點關係。
7. 閒暇的休閒活動是什麼?
在家裡做飯。料理種類不一定,很喜歡瑣碎的備料過程。
出門的話會去逛菜市場、逛市集、看有趣的展覽或戲劇演出,
很喜歡五金行,常常沒事就會去一下。
8. 平常都讀什麼書/雜誌?
很喜歡看食譜!食譜編排方式很像手作類的書籍。
特別喜歡只講一個小種類的工具書,例如書名是泡芙,
內容當然就只有泡芙,作法卻寫的很詳細的甜點書!
9. 有沒有欣賞的藝術家或設計師?
台灣導演羅景壬、韓國演員劉亞仁、荷蘭編織設計師Stephen West。
10. 除了工作上以外的嗜好/興趣是什麼?
做飯、吸貓、各式各樣的手工藝像是:皮件、木工、染色、紡紗。
11. 經過幾此南下高雄授課的經驗後,最喜歡高雄的什麼?
來上課的學生!大家都很熱情很好親近。
12. 是什麼會向你仍保有活力,繼續前進的動力?
來上課的初學者學會後,很開心的表情。
13. 你是憑直覺設計嗎?
一定要先有『這個作品自己也會想要』的感覺,有了這樣的想法後,
在轉化成教學內容的過程中也會以直覺出發,
排除過多複雜的作法,盡量讓製作方法聰明簡潔。
14. 什麼是目前還尚未嘗試,但未來有一天一定要試試看的事?
想試試看到國外學習植物染。
植物染與當地的植物、氣候有關,
不同的風土可以有不一樣的色彩,實在非常吸引人。
15. 如果沒有成立品牌,你想你會做什麼工作?
完全無法想像!不過現在想想可能會去各種餐廳酒館打工試試看。
16. 有沒有什麼難忘的教學經驗?
在東京教課的時候,使用了畢生所學的語言能力,
即使無法完全使用日文溝通,中、英、日文交雜,也想讓同學們學會。
很神奇的是即便語言不通,同學們也幾乎都是新手,
卻也能夠理解作法並且學會,讓我覺得編織真的是好棒啊!
17. 喜歡什麼樣的旅行?
隨性且寬鬆的旅行,除了材料行一定會先搜尋好資料之外,
其他的部份並不會多做規劃,特別喜歡不期而遇的可愛店面。
18. 做作品的時候會不會看影片或聽音樂?
製作作品的時候必須看劇,看劇的時候必須做作品。
劇的類型則非常廣泛,從活屍到浪漫,從歷史到科幻;
如果暫時沒有好看的劇,那麼就必須要有節奏感明確的音樂,
類型仍然不拘,節奏感是重點!
19. 下一個想去旅遊的地方?出門旅遊都會攜帶什麼?
想去越南吃河粉。
20. 推薦三個你最喜歡的ig帳號。
21. 最後一個問題,滿分是100分,你愛這份工作的分數是幾分?
應該有90分的愛吧,留下10分繼續期待。
歐斯麥老師的最新著作:草帽編織